[日本曆]6月30日要穿茅輪吃和菓子?「夏越祓」是什麼日子?
6 月 30, 2022
6月即將完結,眨眼之間這一年這就過了一半。
在注重節氣的日本,6月30日被稱為「夏越祓」。

每年的這一天,神社不單會有特別的儀式,人們更會吃應節的和菓子。
到底這一切有什麼含意,詳細的習俗又有什麼呢?
接下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夏越祓」為「大祓」的一種
在日本神道觀念中,每年需要進行兩次「大祓」以消除積累的霉氣,回復身心本來的潔淨。
而「夏越祓」固名思義,就是在進入夏天前的6月30日時舉行的其中一次「大祓」儀式。
而12月除夕舉行的則稱為「年越祓」。
「大祓」的由來
這習俗的由來,相傳來自於日本神話。
日本諸島和諸神的創造者「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這兩夫婦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略有所聞吧。

話說「伊奘冉尊」在產下火神時反被燒死,從而墮入黃泉世界。
不捨得妻子,還特地追到黃泉的「伊奘諾尊」卻因沒遵守妻子「不要看望自己」的約定,從此與妻子決裂。
好不容易從昔日髮妻的追趕下逃脫,「伊奘諾尊」返回陽間後首先就進行了一次「禊祓」。
這就是神話中,第一次正式的「大祓」儀式。
在悠長的歷史間,這個儀式儘然有過中斷的時期,但始終都根深蒂固於日本神道的信仰內。
自從在明治時代,神與佛被正式分離後,日本很多神社都會舉行「大祓」儀式。
「夏越祓」和「年越祓」的分別
上面提到「大祓」分為6月30日舉行的「夏越祓」和12月31日舉行的「年越祓」。
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兩者基本上都一樣,都是為了清除半年積累的「穢」而舉行的儀式。
只是在年未舉行的「年越祓」偏向規模比較大。
(始終是為了迎接新一年而辦的儀式,就是會比較看重。)
「夏越祓」的習俗
在「夏越祓」,日本人主要會進行「穿茅輪」和「人形放流」這兩個習俗。
穿茅輪

每到6月的下半月,日本各大神社會開始在社內設置一個用茅編織而成,直徑為數公尺的大圈。
參拜者只要穿過這個茅輪,就能把身上的污穢清除,還能得到接下來半年無病無災的祝福。
當然不是單單穿過就可以,可是有專門的穿過方式啊!
穿茅輪的方法
整個儀式中,參拜者需穿過茅輪3次。
- 第一次,向茅輪拜拜後,穿過茅輪再向左拐,回到茅輪的前方。
- 第二次,向茅輪拜拜,穿過茅輪後向右拐,回到茅輪的前方。
- 第三次,向茅輪拜拜,穿過茅輪後再次向左拐,回到茅輪的前方。
- 最後一次向茅輪拜拜,用左腳踏過茅輪,方為完成。
而在拐圈的同時,還不忘要心存感恩,諗著祝願文。
祝願文的內容根據地域和神社會有不同,筆者就分享比較簡單的給大家吧。
- 「祓い給へ 清め給へ
守り給へ 幸え給へ」
(讀音:haraitamahe kiyometamahe
mamoritamahe sakihaetamahe)
祝願文的意思:「請除去穢吧 請清淨我吧 請守護我吧 請賜我幸福吧」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千萬千萬不要去拔茅輪的茅,也不要去撿周圍的茅作記念。
這除了是因為對神社不禮貌,也是因為那些茅已承接了參拜者的穢,如果您把它帶回家就跟把惡運帶走沒分別啊!
「人形放流」

「人形放流」是日本很常見的「禊祓」儀式。
參拜者需在紙製的人偶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並往人偶吹氣,讓人偶成為自己的分身。
然後祈求把自身的穢和即將面臨的惡運都轉移在上面,最後把它流放到河流或用火燒,把一切回送到天上即可。
如果你身體有哪個地方不舒服,摸一下人偶的那個部位,還能把那些不適都一併送走啊。
「夏越祓」的應節食物
水無月

一種在外朗糕(日本的蒸製糕點)上撒上紅豆的和菓子。
熟悉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水無月」是6月的別稱,那為什麼這個和菓子會使用同樣的名字呢?
這源於在室町時代,在當時「暑熱」也是一種魔物,更傳說在舊曆6月1日吃冰就可以祈求魔物離開。
但冰在那個年代只有皇室人員才能享用,是老百姓無法觸及的奢侈品。不過除魔事大,於是他們想到可以用看來像冰的和菓子代替。
這就是「水無月」的由來。
另外「水無月」三角形的造型是為了模仿冰塊,而紅豆從來在日本都有除魔的意思,可謂是在「夏越祓」最合適不過的食物。
夏越飯

主要在關東地區盛行,在雜穀飯上放上代表茅輪的圓形炸什錦的丼。有傳日本神話中,神明「蘇民將來」招待神明「素戔嗚尊」粟子飯的情節為由來。
根據「米穀安定供給確保支援機構」的定義,只要有「代表祭品的米飯」和「能象徵茅輪的圓形食物」就能稱為夏越飯。
順帶一提,因雜穀飯內有不同的豆類,更有除厄的含意,故比白飯更被推薦。
了解過「夏越祓」的歷史, 筆者不禁感慨,日本真的是個儀式感滿滿的國家。很多人心中平平無奇的6月也能這麼講究~
大家也不妨做一碗夏越飯,以全新的心情迎接下半年的日子吧!